多家媒体近日根据兰州大学博士生齐伟"碳纳米颗粒对妊娠小鼠影响"的较新研究成果,报道"PM2.5中碳纳米颗粒致孕妇流产率达70%".
齐伟此前的研究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以碳纳米颗粒通过胎盘屏障及其对妊娠小鼠的影响为模型,发现碳纳米颗粒对初次怀孕孕体具有很明显的损伤作用,造成流产率高达70%.而具有妊娠经历的孕体对碳纳米颗粒敏感性较低,孕鼠流产率仅40%或更小,具有相对好的妊娠结果.同时专家表示不能直接将对孕鼠的试验外推到人体.
大学环境科学系及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邱兴华认为,"如果将此结果推理到人体身上就是不谨慎观点,因为老鼠本身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跟人都有很大的区别,直接由碳纳米管让老鼠流产多少推到让人流产多少,不能如此肯定说".
指出:"一般情况来说,动物做这种毒理试验,它的污染物暴露量都比较高,远远高于我们在实际环境中能够接触到的量.PM2.5里面碳质的颗粒,像这种情况,大概在10%以内,而且这以内不只是纳米级别,还包括微米、亚微米级别的颗粒.单从质量浓度上来说,碳纳米颗粒肯定是比较少的."但是同时也表示PM2.5对孕妇妊娠确实有一定影响.
此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课题组也曾做过"纳米材料穿越孕鼠胎盘屏障"的研究,发现胚胎发育11.5天是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在这之后,母鼠胎盘对纳米颗粒具有非常强的屏障作用,所有纳米颗粒都不能明显穿越胎盘.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主任潘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虽然科学研究证明超细颗粒物对胎儿有一定影响,但是公众也没有必要太过担心.
本资讯由广西美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www.gxmbhb.51sqw.com/ 整理,公司提供:北海除甲醛、北海甲醛检测、北海甲醛治理、北海装修污染检测、空气净化等。